1)尽可能将涂装车间设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厂房周围有可用的辅助面积以便于防火,便于供排气装置和循环水池等附属设施的布置。 2)在多跨联合厂房内,涂装车间 (工段)应设置在边跨,在多层厂房内应尽量考虑布置在最高层和底层,不宜布置在中间层。 3)与铸造车间、锅炉房、煤场应尽量拉开距离,且不要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减少粉尘对涂膜质量的影响。 4)应尽量避开生活区或办公楼,尽量避免噪声和有毒气体对人们工作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5)应将涂装车间布置在工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防止有害气体影响其他车间。6)上下工序相互连贯的车间 (如焊接、装配等),应选择最短距离,以减少运输量。
发布时间:
2021
-
09
-
24
浏览次数:21
1. 凝集沉淀法由于浑浊的废水一般都具有胶体溶液的性质,都带有负电荷,并且胶体粒子表面有扩散双电层,所以使粒子间具有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而稳定地漂浮在水中。凝集沉淀法的原理就是向废水中加入絮凝剂,降低胶粒表面电位,使扩散层变薄,使胶粒的布朗运动足以克服表面双电层电位的束缚,从而使胶粒之间易于碰撞凝集成大尺寸的团絮物,且团絮物还具有强烈的吸附性,故能同时除去水中的无机物、有机质、细菌、微生物等污染物。 2. 上浮分离法对于凝集物密度比水轻的场合适于采用上浮分离法。上浮分离法又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加压,在凝集物上附着大量气泡而上浮,称为加压上浮分离;二是靠自身密度差上浮,称为重力式上浮分离。(1)重力式上浮分离适用于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分离槽容量依油的上浮速度和废水处理量所确定,通过浮油捕集装置,将油排入废油贮槽。(2)加压上浮分离对于待分离物密度与水密度相差较小的废水,则往往采用加压上浮来加快污染物的上浮速度。以 294~490kPa 的压力,将空气充入废水中至饱和,然后将其释放至常压,使溶解的空气以气泡析出,并附着在废水中的团粒上而上浮,分离速度比沉降速度高几倍,并且分离槽的有效面积较小。 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就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阴、阳离子污染物进行分离的方法。离子交换处理废水,其离子交换树脂容...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6
浏览次数:969
露底是指由于漏涂而使被涂物表面未涂上涂料,俗称缺漆。盖底不良是指涂料经涂装干燥后,涂膜太薄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易产生此类缺陷的涂料有着色颜料含量少的涂料和颜色鲜明的涂料等。 露底和盖底不良产生的原因1)涂料配置时比例选择不恰当,颜料含量过低或颜料遮盖力太差,或使用透明性颜料。2)使用前,未充分搅拌,导致沉降的颜料未被搅起或搅拌不均匀。3)底材处理未达到要求,主要体现在清漆在木器涂装中。4)施工时,稀释剂添加过量等导致施工粘度偏低。5)涂装时,漆膜过薄,在刷底、面漆不同颜色的色漆时,面漆只涂了一遍,并有漏涂现象等;喷涂过薄或喷涂膜厚不均匀。6)底、面漆色调反差太大,如在深色底漆上涂浅色漆。7)基底凸凹不平,导致涂膜厚薄不均或漏涂。8)打磨过度,打穿漆膜。 如何防止露底和盖底不良?1)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可参照总遮盖力方程)和适当的比例,提高涂料的遮盖力,例如白色颜料不用氧化锌或硫酸钡等而选用钛白;增加涂料中颜填料的用量,涂料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产品。2)涂料在涂装前和涂装过程中应充分搅拌均匀,保证涂料分散良好,并有良好的稳定性,尤其是颜填料在贮存过程中易沉底,应充分搅拌使桶底的硬结也分散进入涂料。3)对木器底材,可先涂刷少许较浓的虫胶漆作为底层,再涂装涂料。4)涂装前,注意调节好涂料的施工粘度,稀释剂不能加入过量,总加入量不超过涂料总量的 5% (质量分数)。...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1
浏览次数:577
渗色是来自底材或漆膜的有色物质进入上层漆膜,使漆膜呈现异常着色或者变色的现象。其表现为:涂完面漆后,底漆中的颜料或染料颜色渗透到面漆上来,使面漆变色。一般来说,无机颜料很少存在此方面问题,红色或紫红色的色淀有机颜料或黄色颜料的涂料易出现此类问题。 渗色的原因1)涂装配套不合理。涂料渗色常发生在底漆色深、面漆色淡的情况下,如白色面漆涂刷在红色或棕色的底漆上,面漆变为粉红色或灰色。2)原来的旧面漆老旧、风化、粉化,上面的易上浮的红、黄颜料已松动,涂装底漆前,未清除物面上的松动染料、油污、松脂、红汞等。在木材和铜面上涂装易出现渗色现象。3)施工中,涂装具有强溶剂的面漆,或底层含有耐溶剂性差的有机颜料,使底层漆膜溶解。如喷涂硝基漆时,下层底漆有时透过面漆,使上层原来的颜色染色。4)底色未干透,就将不同色的面漆重喷在其上面。5)在底层中使用了干燥极慢的材料,如大漆或沥青类涂料打底,再涂刷油漆,漆面上会出现沥青或大漆的漆斑。6)原子灰中的固化剂使用量超过标准,造成多余的过氧化物上浮,特别是某些车辆在喷涂中不使用中涂底漆封闭腻子就直接喷涂面漆,有使渗色可能增大的趋势。 如何防止渗色?1)改善涂装配套,可用颜色相近的浅色底漆,已涂装底漆的可加一层过渡颜色的中间层,再涂装白色面漆。2)涂装底漆前,一定要彻底清除松动染料、油污、松脂、沥青、红汞等。木材表面渗色,事先涂虫胶清漆一层以...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0
浏览次数:979
防火涂料一般由基料、分散介质、阻燃剂、填料、助剂 (增塑剂、稳定剂、防水剂、防潮剂等)组成。它除了具有普通涂料的装饰作用和对基材提供物理保护外,还具有阻燃耐火的特殊功能。防火涂料主要用作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如涂刷在建筑物的木材、纤维板、纸板、塑料等易燃建筑基材表面,或者电缆、金属构件等表面,具有装饰作用,又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同时还具有防腐、防锈、耐酸碱、耐候、耐水、耐盐雾等功能。因此,防火涂料 是一种集装饰和防火为一体的特种涂料。 按燃烧特性分类防火涂料按其燃烧特性分为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和膨胀型防火涂料。(1)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又称防火隔热涂料,多为蛭石水泥系、矿 纤维水泥系、氢氧化镁等无机体系,涂膜厚度一般为 8~50mm,耐火极限可达 30~180min。其作用机理的关键在于其中各组分一般具有不燃性、低导热性,并且质量轻。因此,涂膜具有很低的导热性并且轻质,施工时多采用喷涂(也可抹涂),涂膜较厚。在发生火灾时,能有效地降低热量的传递,具有较好的耐火隔热性能。这类防火隔热涂料由于耐火极限高,常 用作建筑结构的保护层,如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和隧道防火涂料。(2)膨胀型防火涂料膨胀型防火涂料是防火涂料家族中的主要类型。它在受火时,由于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涂膜膨胀发泡形成泡沫层,泡沫层不仅隔绝了氧气,而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有效地阻滞热量向基材的迅速传导。此外,涂膜膨...
发布时间:
2021
-
09
-
06
浏览次数:963
色差是指刚涂装完的漆膜的色相、明度、彩度与标准色板有差异,或在补涂漆时与原漆色有差异的现象。 色差产生的原因1)所用涂料各批之间有较大的色差。2)施工中稀释过度,造成涂膜不均匀,产生色差。3)因涂料浮色引起的色差或因涂料沉淀引起的色差。4)在更换颜色时,喷涂工具输漆管路未清洗干净所致的交叉污染。5)被涂物表面原漆已失光、褪色,再对局部修补喷涂造成的斑痕。6)底材不平整,表面粗糙度不同,会对所施涂料吸收不均匀,造成局部色差。7)干燥规范不一致,尤其是在烘干的场合。8)使用前搅拌不均匀。9)漆膜厚度与标准比偏薄或偏厚。10)检测仪器不同,检测标准不一致。11)色卡使用时间太长,标准版颜色迁移。 解决方案1)加强涂料进厂检验,同颜色的面漆应控制在一家生产商。2)涂料稀释应适当,不宜过稀。3)防止涂料的浮色和沉淀。4)涂装前应彻底清洁工具,特别是换色时输漆管路一定要洗净,避免混色。5)力争少补漆,如需补漆则应整个部件 (或有明确分界线的表面)补漆,旧设备(使用超过三年的装备)进行修补时,尽可能采用整车修补。6)涂装前底材要处理合格,平整且表面粗糙度一致。7)烘干规范 (烘干时间、温度)应严格控制在工艺规定内,且烘干规范应一致。8)涂料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特别是复色漆,应待桶内颜色搅均匀后方可使用。9)漆膜厚度要符合工艺规范要求。10)不同部位检测仪器应一致。11)色卡...
发布时间:
2021
-
09
-
01
浏览次数:878